北京临终习俗之准备寿木
在北京城里,也有人事无准备棺木。老北京人常说:“活着混所好房子,死后混口好棺材,也不枉为人一场。"所以他们很重视棺材的好坏,往往结合自己的寿辰,提前到"桅厂”(棺材铺)据选棺材,以便买到好的棺木。
京师汉族的棺材通称“蛮子材”或“汉材”。棺材的“大盖”通常做成月牙形,两帮做成弧形,内有子口,可放“子盖”,棺底则为平板,两头各用一个底撑子(立板)支起。封钉时,孝眷盖上子盖“杠房”伙友则钉大盖。汉材有不同的规格,如盖5寸、帮4寸、底3寸的棺材称“三四五”材,简称“三四五”。盖6寸、帮5寸、底4寸勺棺材叫“四五六”材。而比“三四五”稍大,又不足“四五六”的棺材谓之“三儿五放样儿”。大于“四五六”的棺材则称为“四五六放样儿”。
就木料而言,金丝楠木最昂贵,次之为水楠木的。—具大盖、两帮、下底都是整板的“四独板”金丝楠木棺,需1000银元;否香杉四独板6的棺材需要500-600元。这些大多是汉籍一品大员使用的。一般的官胃、富尚人家使用的多是皇柏、红柏棺木。一口黄柏“四五六”棺材约300元左右;三儿五的约200元上下。而一口红柏“四五六”棺材需200元左右;“三儿五”的则需140-150元。田于柏木沉重,而且据说装殓于内的尸体会很快“烧”烂,所以老北京有钱人家多喜欢用杉木棺。这种棺材由13根杉木拼成,大盖4根,帮、底各3根1故俗称”整花杉木十三圆”;有的则用13根半开大杉木拼成,此叫“半拉花”。通常一口“四五六”“整花杉木十三圆”的棺材值200元左右,而“三儿五”的约100元。此外,汉材还有用大叶杨、小叶杨、椴木、早柳、河柳等木料制作的,其价格低廉,多是平民使用的。另外,在过去,北京有“桑、皂,杜、梨、槐,不进阴阳宅”的说法。也就是说,这些木料过去是不能用来建房子,也不能用来做棺材的。但后来可能是因为木料缺乏的缘故,不论是上术几种木料,还是其他如柴木、栗子木等,也都用来制作棺材了。不过,这些木料制作的棺木已没有子盖了。
京师的汉式棺材也很讲究表面装饰。其表皮通常都刷黑色褪光漆,里面则涂红色银朱漆。有的棺材外表还要请描金匠以工笔画的形式,用金漆在上面画各种吉祥图案。如在棺木大盖的头上常画有福禄寿三星;两帮的头上,左画金童执幡,右画玉女提炉;底头的撑上多画麒麟送子;棺头中心常画一围绕五只蝙蝠的圆寿字,此称五福捧寿;棺材的两帮多画八仙庆寿或二十四孝;而在棺尾,则多画荷花,以象征脚踩莲花。当然,也有一些棺材外表不繇漆,这样,往往只在棺内涂上黑色褪光漆。
北京汉材的大盖上有3个银淀式的插销眼。男式棺材的左边为1个插销眼,右边则有2个;女式的相反,其左边2个,右边只1个。这种做法是用单数插销眼来表示男左女右的意义。人殓加盖后,先将木塞插上,但留半截在外,到“伴宿”夜举行辞灵后,再由“杠房”伙友将木塞钉下,此谓之“下销”。另外,四独板棺木的大盖上通常有4个插销眼,但它另有1根所谓的“寿钉”,其为一颗3寸长的带八楞铜帽的大钉子,下边垫两枚“眼钱”。其位置也是男左女右。棺材铺事先会在大盖上
面钻一个2寸深的孔放钉子。待“伴宿”夜辞灵时,让孝子用斧子象征性地钉3下,最后由“杠房”伙友彻底钉死,并上好4个插销而封棺。
除了上述这些富贵人家使用的棺材外,北京还有一些贫家使用的棺木,如行话称之为“斗子”的椁匣子,是用杨柳木、柴木等劣质木料的薄板钉成的长方形匣子,旧时官府常用此来装殓死去的乞丐或收容所中的孤寡贫民。又如行话所说的“成材”,是用四块7分厚的木板钉成,平行的棺盖上还钉有一俗称“顺脸儿”的立条,并涂上土红色。这种棺材通常卖给赤贫丧家使用。因其不结实,经不住野狗扒,所以民间俗称这种棺材为“狗碰头”。再如行话称之为“半掏儿”的棺材,是用1寸厚的杨柳木板做成,它仅在棺盖的头前、后尾、两帮凸出存外的部分增加了厚度,表面看来它类似汉材,算是一种正式棺材,实际上其质量跟“狗碰头”一样。所以在过去,慈善家施舍给贫民的棺材多是这类。
在北京,买好棺木后,应在棺材里放一个俗称“搬不倒儿”的不倒翁。按照习惯,男用的棺材里放的不倒翁是老寿星,而女用的棺材中则放麻姑形的不倒翁;然后,在棺材的头前外贴上一张红纸写的寿字,这才寄存于棺材铺或庙宇中,并称其为寿材。在未使用前,每一年要请人给棺材上一道油漆,使之能结实。待要使用时再请人抬回家。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