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选墓顾问
010-89177864

中国重工业奠基人张之洞

张之洞,人称张香帅,自号抱冰老人,南皮人,东南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的创始人,中国高等师范学堂之鼻祖,中国幼儿园创始人(第一所幼稚园,选聘了3名日本保姆)。中国重工业奠基人。张之洞13岁中秀才,16岁中顺天乡试第一名(解元),26岁中会试第三名(探
张之洞,人称张香帅,自号抱冰老人,南皮人,东南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的创始人,中国高等师范学堂之鼻祖,中国幼儿园创始人(第一所幼稚园,选聘了3名日本保姆)。中国重工业奠基人。张之洞13岁中秀才,16岁中顺天乡试第一名(解元),26岁中会试第三名(探花)。
张之洞先为清流以敢谏闻名,号称“牛角”,其战斗力非常生猛。后任山西巡抚和各地学官,后来长期任总督,1907年后任大学士,军机大臣,1909年死,谥号“文襄”。
  汉阳铁厂全景张之洞一生主要做了四件事:一办新式教育,二办实业,三练新军,四抵外辱。
  张之洞任封疆大吏的时间内,中国经历了三次严重的外国威胁:中法战争时期张之洞处于两广总督的直接指挥位置,筹饷、调兵、用将、反对撤兵议和,为这场战争取得部分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战事中的贡献  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他与投降派和一般的主战派不同,正确的认识到日本对中国的巨大野心,提出了“迁都、勤王、借款、购舰”的正确主张,并历史性的提出了持久战的正确观点:“战即不能胜,岂可尽扫诸军?彼孤军远征,粮弹皆靠海运,分兵守则军势弱,不守则接济断,彼时一败即不能支”。
  在辛丑事变中,他极力主张,镇压义和团,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指出:“自古乱民无以御敌,流言焉能兴邦”;“以中国之力与八国启衅,不败不已;八国乃联军入华,不胜不休”。这在当时是正确的主张。主要实业  张之洞的实业主要两件,一件是督办芦汉铁路(卢沟桥——汉口,大名鼎鼎的京汉铁路,曾记否,北伐时京汉铁路大罢工),另外一件是把内陆武汉打造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以芦汉铁路的修筑为契机,张之洞为了“图自强,御外侮;挽利权,存中学”,在他主政的18年间,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应商战、劝农桑、新城市、大力推行“湖北新政”。
  以武汉为中心,他先后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大冶铁矿、汉阳铁厂机器厂、钢轨厂、湖北织布局、缫丝局、纺纱局、制麻局、制革厂等一批近代工业化企业,居全国之冠,资本总额约1130万两白银。汉阳钢铁厂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并形成了以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为龙头的湖北工业内部结构,武汉也一跃而成为全国的重工业基地。一些国内有影响的民营企业相继产生。湖北的近代工业体系已初步奠定。湖北经济亦由此跨入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汉口由商业重镇一跃而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国际贸易商埠。
  1889年调任湖广总督后,便主持兴建湖北汉阳铁厂和大冶铁矿等重型企业。汉阳铁厂于1894年建成投产,开炉炼钢。炼铁厂共有铸铁厂、打铁厂、机器厂、造钢轨厂和炼熟铁厂等6个大厂,4个小厂,两座钢炉,工人3千人,外国技师40人,这是我国第一个近代大型钢铁工厂。炼铁需要铁砂和煤等原料和燃料,于是张之洞又派德国技师在大冶附近勘察,发现此处铁矿蕴藏丰富,从而又兴建了中国第一个用近代技术开采露天铁矿——大冶铁矿。张之洞先后下令开发大冶三石煤矿、道士茯洑煤矿、江夏马鞍山煤矿和江西萍乡煤矿(安源煤矿,太祖发迹的圣地)。这样,就以炼铁厂为中心,兼采铁、和采煤和炼钢为一体,创建了我国近代第一个、也是远东第一座的钢铁联合企业。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兴起,为我国重工业开了先河。除此之外,张之洞还创建了我国首家系统完备的军工厂——汉阳兵工厂,“汉阳造”从此闻名天下(曾记否,汉阳步枪在八年抗日战争都在用),在中国近代军事建设以及国防中起到重要作用。
  芦汉铁路建成之日,也是张之洞督办粤汉、川汉铁路之始。
  在其督鄂期间,湖北武汉在商业、工业、教育、金融、交通等方面确实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武汉城市早期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界标。另外,“湖北新政”之所以成功,制度创新是关键。据统计,张之洞督鄂期间,设置各类新机构36个,其中25%是按清廷的指示而设,75%是按张之洞设。明确标示出张之洞的自主性和创新性。新机构的设置,既是张之洞锐意创新的标志,也是张之洞推行“新政”的重要手段。
  因“湖北新政”所孵化的社会生产力、民族资产阶级、新式知识分子、倾向革命的士兵,最终成了封建王朝的掘墓人。设办新式学堂  办新军办新式学堂,大力引进人才,特别是留学生,对于留学生,张之洞一直优礼有加。张之洞热心向日本学习,经他派往日本留学的学生达数百人。当时风气虽开,而出洋仍遭到很大阻力。张之洞极力倡导,将自己的数位子孙都送往日本留学。学生出洋,之洞必送行,回国必设宴接风。总督衙门有一挑水人听人说今天总督接风的是留学生某某,挑水人说:“这学生就是我的儿子啊!”
  张之洞对学生宠爱异常,凡是学生与官吏发生争执或纠纷,张之洞往往偏袒学生一方。注意,那时候的留学生可不是1/4回国,3/4滞留。可以想象武汉当时的风气!对了张之洞还是六君子之一——杨锐的老师。
  张之洞创办新军(曾记否,双十节,武昌起义!楚望台!)回任湖广前夕,曾奏准将已经练成的江南自强军护军前营五百人调往湖北,“教习洋操,以开风气”。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张之洞在省城东门外卓刀泉创建农务学堂。1900年正式开学,聘请美国农学教习2人指导研究农桑畜牧之学。
  1906年,农务学堂校址迁移到武胜门外多宝庵地方(今湖北大学校园),开设高等正科,改名为湖北高等农业学堂,并附设实验场。这是湖北最早的近代农业学堂和现今华中农业大学的前身。
  张之洞还在湖北铁政局内创建工艺学堂。课程有汽机、车床、绘图、竹器、洋脂、玻璃各项制造工艺。张之洞改书院、兴学堂、倡游学,使包括汉口在内的武汉三镇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近代教育体制。传统的书院教学以研习儒家经籍为主,张之洞致力于书院改制,相继对江汉书院、经心书院、两湖书院的课程作出较大调整,各有侧重,以“造真材,济时用”为宗旨。在兴办新式学堂方面,其创办的算学学堂(1891)、矿务学堂(1892)、自强学堂(1893)、湖北武备学堂(1897)、湖北农务学堂(1898)、湖北工艺学堂(1898)、湖北师范学堂(1902)、两湖总师范学堂(1904)、女子师范学堂(1906)等等,则涵盖了普通教育、军事教育、实业教育、师范教育等层面。
  纵观张之洞的一生,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对国家利益的维护以及对教育、实业的发展贯穿他的整个政治生涯;他为南疆抗法的伟大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也是武汉成为中国近代重工业基地的奠基人;他兴建了贯穿中国的大铁路,兴办的各种学校和新式军队培养了大量人才,并直接孕育了武昌起义的革命火种。他是当之无愧的晚清第一功臣。
1837年(道光十七年) 生于贵州义府。一说生于贵筑县(今贵阳市)。其母朱氏是邛州(今四川邛崃)的知县千金。
  1840年(道光二十年) 三岁,母亲朱氏死。鸦片战争爆发。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 四岁,入塾就学。
    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 十一岁,从师胡林翼。
  1850年(道光三十年) 十三岁。应试,入县学。
  7月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父张瑛勇抗拒太平军。
  1852年(咸丰二年) 十五岁。回原籍直隶应顺天府乡试,中式第一名举人。
  1853年(咸丰三年) 十六岁。
  4月 太平军攻占江宁,清廷宣布畿辅戒严。
  8月 出都抵贵州兴义府。
  1854年(咸丰四年) 十七岁。在兴义城与父兄一直参加抵御农民起义军的战斗。娶石夫人。
  1855年(咸丰五年) 十八岁。侍父于贵州军中。秋,父令其北上入京。
  1856年(咸丰六年) 十九岁。
  4月 赴礼部试,考取觉罗官学教习。
  8月 父病死军中。
  1857年(咸丰七年) 二十岁。在籍守制。翌年继续守制。
  1859年(咸丰九年) 二十二岁。
  3月 将赴会试,因族兄张之万为同考官,循例回避。在家乡(直隶南皮)办清平团练。
  1860年(咸丰十年) 二十三岁。
  7月 长子张权生。
  9月 英法联军陷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张之洞感愤时事,作《海水》诗。秋冬至济南,入山东巡抚文煜幕府。
  1861年(咸丰十一年) 二十四岁。
  4月 回南皮,后赴任丘,为人作家庭教师。
  1862年(同治元年) 二十五岁。
  2月 入都。
  4月 应会试,落榜。后入河南团练帮办毛昶熙幕府,参与镇压捻军。
  8月 入河南巡抚张之万幕府。
  1863年(同治二年) 二十六岁。
  3月 入都。
  4月 会试,中贡生。
  5月 殿试,列一等一名;廷式对策,列一甲第三(探花),赐进士,授职翰林院编修。
  1865年(同治四年) 二十八岁。
  5月 散馆考试,列一等第一名。
  6月 石夫人死。
  1866年(同治五年) 二十九岁。
  5月 翰林大考,列二等第三十二名。
  1867年(咸丰六年) 三十岁。
  7月 充浙江副考官。
  9月 简放湖北学政。
  1868年(同治七年) 三十一岁。在湖北学政任内。
  1869年(同治八年) 三十二岁。在武昌创建经心书院。
  1870年(同治九年) 三十三岁。
  2月 娶唐夫人。编刻《江汉炳灵集》。
  11月 任满交卸入京,在北京与藩祖荫、王懿荣、吴大澄、陈宝箴等清流名彦结交。
  1871年(同治十年) 三十四岁。充翰林院教习庶吉士。
  1872年(同治十一年) 三十五岁。
  10月 加侍读衔。
  11月 编纂《平定粤匪方略》、《剿平捻匪方略》。
  1873年(同治十二年) 三十六岁。
  7月 充四川乡试副考官,又简放四川学政。
  1874年(同治十三年) 三十七岁。整顿四川科举积弊,创建尊经书院。
  1875年(光绪元年) 三十八岁。
  2月 同治帝死,载湉继位,是为光绪帝。著《輶轩语》、《书目问答》。
  1876年(光绪二年) 三十九岁。继续整顿四川科举积弊。
  12月 任满交卸返京。充文渊阁校理。娶王夫人。
  1877年(光绪三年) 四十岁。充教习庶吉士。
  1878年(光绪四年) 四十一岁。为清流党人黄体芳代拟疏稿,陈时政得失。
  1879年(光绪五年) 四十二岁。
  3月 王夫人死。补国子监司业。
  5月 上疏,议皇统继承。
  6月 奏议四川东乡知县孙定扬“诬民为逆”。
  8月 疏请“直言不宜沮抑”。
  9月 补授左春坊中允。
  10月 转司经局洗马。
  1880年(光绪六年) 四十三岁。
  1月 上疏。言“中俄条约”“十不可许”,并力主整修武备,与俄另订新约,治出卖主权的崇厚以“应得之罪”。
  6月 转翰林院侍读,旋晋左春坊右庶子。
  8月 充日讲起居注官。继续就“中俄条约”事上奏。
  9月 奏请加强海防,转左春坊左庶子。
  1881年(光绪七年) 四十四岁。
  1月 与陈宝琛会奏请裁阉官。
  3月 补翰林院侍读学士。
  6月 充咸安宫总裁。
  7月 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郞衔。
  12月 补授山西巡抚。
  1882年(光绪八年) 四十五岁。
  1月 出京赴山西任。禁革山西种种陋规。
  5月 敦请阎敬铬出山任职。荐举中外文武官吏59人。奏请遣重臣驻粤,以应付法国在南疆的侵略活动。
  7月 奏明“治晋八事”。设清源局、教案局。
  1883年(光绪九年) 四十六岁。筹办山西练军,调李先义、吴元恺等管带操练。
  5月 设洋务局、桑棉局、铁绢局。
  1884年(光绪十年) 四十七岁。
  1月 与北洋大臣会奏晋铁改由天津出海。创办令德书院。
  3月 中法在北宁开战。
  5月 赴京陛见,署理两广总督。
  6月 抵广州,筹办省城防务及琼廉潮州防务。
  8月 法海军挑起马尾战端,张之洞以枪械饷银援助福建水师。二十三日补授两广总督,二十七日清政府对法宣战。
  9月 奏请唐景崧率师入越,会同刘永福抗法。
  11月 奏派王孝祺率八营赴琼山。
  1885年(光绪十一年) 四十八岁。
  1月 因保徐廷失当,吏部议奏降一级留任。
  2月 因“筹济军事不分畛域”,加一级。
  3月 冯子材于镇南关大败法军,中法于巴黎订停战条约,张之洞上奏反对撤军,上谕令其如期停战撤回 边界,有违延必严究。
  4月 再次奏称撤兵之害。
  6月 上谕广西关外大胜,张之洞拨军筹饷有功有功,著赏花翎。
  7月 募广胜军练习洋操,创设广安水军。
  l0月 奏请分全国海军为北洋、南洋、闽洋、粤洋四大支。
  1886年(光绪十二年) 四十九岁。
  1月 调刘永福回粤。
  3月 派使周历南洋各岛,安排华侨事宜。
  4月 设广雅书局。
  5月 法领事索赔教堂损失,严驳之。
  6月 试造浅水兵轮,派冯子材赴琼州剿办客家和黎民起事。
  10月 创设枪弹厂。
  1887年(光绪十三年)五十岁。
  2月 光绪帝亲政。
  6月 创建广雅书院,设办理洋务处。
  8月 创办水陆师学堂。
  1888年(光绪十四年)五十一岁。
  5月 奏请保护旅美华工。
  1889年(光绪十五年) 五十二岁。
  1月 请总理衙门阻止法国在越中边境接通电线。
  2月 请缓造津通铁路,改建腹省干路。
  4月 筹设枪炮厂。
  5月 铸钱厂建成。
  8月 调补湖广总督,奏设纺纱厂。
  9月 上谕赞许修筑芦汉铁路计划。
  11月 交卸两广总督篆务。
  12月 抵鄂。
  1890年(光绪十六年) 五十三岁。
  1月 派员赴湘 鄂各县及川黔山诸省勘探煤铁矿。与两广总督李翰章议定将炼铁厂、织布厂移设湖北。
  2月 奏请移设枪炮厂于湖北,设矿务局(后改名铁政局)。
  4月 筹建枪炮厂于汉阳大别山,筹建织布局于武昌城外。
  5月 创建两湖书院。
  9月 勘定炼铁厂基于大别山。
  11月 晓谕两湖商民自购机器开采煤矿。
  1891年(光绪十七年) 五十四岁。
  2月 织布厂开场兴建。
  6月 设方言商务学堂,设湖北舆图总局。
  9月 炼铁厂开工兴建。
  1892年(光绪十八年) 五十五岁。
  1月 选译洋务书籍。
  2月 派工匠赴比利时炼钢厂学习。
  5月 发美国棉籽令民试种。
  1893年(光绪十九年) 五十六岁
  1月 汉阳铁厂若干厂房告成。
  5月 大理寺卿徐致祥参劾张之洞“辜恩负职”,经李瀚章等确查具奏,将徐奏驳回。
  6月 令地方官严办麻城教案。
  10月 炼铁厂工程竣工。
  11月 设自强学堂。
  1894年(光绪二十年) 五十七岁。
  2月 炼钢厂开炉。
  8月 清政府对日宣战,奏派兵赴天津听候调遣。
  11月 刘坤一北调主持军务,两江总督由张之洞署理,湖北炼铁织布各局仍由其经理。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 五十八岁。
  3月 电奏割弃台湾之害。
  4月 密筹台湾饷械。
  6月 筹练自强军,扩充湖北枪炮厂。
  8月 议设商务局。
  12月 奏明创练自强军,奏陈筹办江浙铁路。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 五十九岁。
  1月 创办储才学堂 招商设纱厂于州(今南通)。
  4月 铁厂招商承办。
  5月 设官钱局。
  8月 创设武备学堂。
  1897年(光绪二十三岁) 六十岁。
  会奏芦汉铁路借用比利时款项。
  7月 纺纱局成。
  8月 选防军绿营兵勇练习洋操。
  10月 筹设农务学堂。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 六十一岁。
  1月 奏请设立粤汉铁路总公司。
  4月 创设汉口商务公所、制麻局,撰《劝学篇》。
  5月 光绪帝电谕张之洞来京陛见,中途令其折回本任。
  6月 光绪帝下“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
  7月 奏请妥议科举新章。
  9月慈禧发动政变,变法失败。
  10月 派学生游学日本。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 六十二岁。
  2月 修武昌南北江堤。
  4月 创办《商务报》。
  12月 设农务局。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 六十三岁。
  5月 义和团运动进入高潮。
  6月 电致总理衙门“调兵速剿”义和团,令江汉关道照会各国驻汉口领事“力任保护”,会同刘坤一与驻沪各领事议订“东南互保”。
  8月15日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光绪西逃,21日张之洞在汉口破获自立军机关,随即杀害唐才常等人。
  10月 慈禧、光绪抵西安。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 六十四岁。
  1月 慈禧发布“变法诏”。
  2月 电奏与俄定东三省条约之害。
  4月 清廷设立主持“新政”的督办政务处,张之洞遥为参预督办政务大臣。
  6~7月 与刘坤一会奏“变法三疏”。
  7月 设学务处综理湖北全省学堂事务。
  11月 因“东南互保”赏加太子少保。慈禧、光绪还京。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 六十五岁。
  5月 改两湖书院改为两湖大学堂,自强学堂为文普通学堂,武备学堂为武高等学堂,设武普通学堂,创建湖北师范学堂。
  7月 兼充督办商务大臣。
  9月 设铜币局。
  10月 刘坤一死,张之洞署理两江总督。
  11月 抵江宁接两江篆务。
  12月魏光焘调补两江总督,张之洞回湖广本任。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 六十六岁。
  2月 奏设三江师范学堂。
  3月 与袁世凯会奏变通科举,奏陈移江南制造局于内地。
  7月 与管学大臣张百熙,荣庆会商学务,鳌定学堂章程。
  12月 奏请重定学堂章程。陛呈请训,面奏"化除满汉畛域"。
  1904年(光绪三十年) 六十七岁。
  7月 筹备粤汉鄂省铁路赎款,建两湖劝业场。
  9月 改枪炮厂为湖北兵工厂,议结宜施教案。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 六十八岁。
  4月 粤汉铁路建成。
  7月 奉旨督办粤汉铁路。
  8月 粤汉铁路赎路约成。
  9月 与袁世凯会奏立停科举推广学校。
  11月 设川汉铁路于武昌。
  12月 奏陈改变湖北常备军。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 六十九岁。
  6月 开办湖北印刷局。
  7月 批准汉口商办水电公司。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 七十岁。
  1月 设宪兵。
  6月 任协办大学士。
  7月 授大学士,仍留湖广总督之任。充体仁阁大学士,奏请化除满汉畛域。补授军机大臣。
  9月 手书各学堂各军营停造石像铜像。到京,奉旨管理学部事务。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 七十一岁。
  7月 兼充督办铁路大臣。
  11月 14日光绪帝死,15日慈禧太后死。
  12月 溥仪登基,载沣为摄政王,张之洞赏加太子太保衔。
  1909年(光绪三十五年) 七十二岁。
  1月 载沣拟杀袁世凯,张之洞阻止。
  3月 任德宗实录修纂部裁官。
  7月 因病请假。
  9月 奏请续假。
  10月 4日病逝,6日追谥文襄,晋赠太保。翌年归葬南皮。
合法公墓
均为民政局认证
购墓合同
与陵园官方签购墓合同
专车免费
陵园专车免费接送 看墓省心
现金优惠
必有优惠和赠品
专员服务
全程陪同1对1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