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殡仪馆高级遗体火化师王亮-做好人生最后一段旅程的守护者
王亮,刚毕业就来到了顺义区殡仪馆工作,在遗体火化师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2年,在工作中,他认真钻研专业技术,影响和带动了周围同志,从一名年少积极有为的小伙子成长为一名服务热情、技术娴熟的优秀殡葬职工,在这个鲜被外人理解与尊重的岗位上,王亮勇敢的克服难关,带着这份工作中的酸甜苦辣,一步步朝前走来。
2013年顺义区殡仪馆火化设备全面升级,王亮带头积极学习新设备操作技能,成为火化组第一位全面掌握新型火化炉操作、焚烧炉操作、后除尘操作技术的员工。同时,他还不忘帮助老火化师傅学习操作技术。王亮不仅遗体火化技术一流,业余时间他也不忘提升自己,通过认真学习获得了整容师、殡仪服务员等多项技能证书,在2012年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中获得火化师高级证书,在北京市职业技能大赛中多次突围获胜,成长为单位多岗位能手。
火化工,顺义区殡仪馆的“钢铁战士”,火化组工作人员的生活作息与大多数人不同,逝者家属有特殊要求的,火化人员凌晨一点就要起床到火化车间开始了一天的工作。高峰期一上午就需要火化30多具遗体,尤其是夏天,火化车间就像个大烤箱,在五六十度的高温车间里,王亮一呆就是5、6个小时:行走在每个炉门口,时时关注油量、鼓风的大小,查看遗体焚烧情况。遗体没出灰前,王亮像刚从水里出来一样,满脸、满身都是汗,身上的工作服一拧都出水;等到遗体出灰,又急忙来到七十多度高温的炉板前,当炉门打开,一股热浪迎面扑来,他拿着捡灰工具,将逝者的遗骨一块块捡出来。在七十多度高温炉板前,站上10分钟,身上就被“烤干”了。记得有一次,由于炉板温度太高,王亮捡灰时袖子竟然被烤焦了,胳膊也红了一大片。他就这样在这份有温度的工作岗位上挥洒自己的热情,工作服上满是汗水烘干后形成的一层层白色盐花。
在特殊时期,面对成倍增长的火化人数,几近满员的冷藏柜,在既要负责冷藏遗体的存取工作,又要负责每日火化工作。王亮作为火化组组长没有丝毫退缩,发着38度的高烧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带领其他6名组员迅速调整工作方案,重新分配工作,24小时无休,高强度运转,工作连轴转,连去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手机上每日5万多的步数悄悄向我们诉说着工作的辛劳,肉眼可见的看到他背都驼了,工作服也变得肥大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硬是扛起了这份重任。更是在零号工程启动时,主动请缨带领着年轻人来到,在北京最冷的三九天,连续站立12小时工作,在每晚刺骨的北风中,将一具具冰冷的遗体送走。
作为一线工作人员,王亮每天都需要与形形色色的家属打交道。火化车间是亲人送别逝者最后的场所,家属往往情绪激动、言语激烈,有时也将痛失亲人的伤痛、愤怒转移到火化工身上。工作这么多年,王亮也曾经被家属辱骂过,虽然心里不痛快,但是对于这种情绪失控的家属,他总是能够站到对方的立场,给予更多的理解与劝慰。他说:“当家属情绪不稳定时,我们火化工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能被家属的情绪、话语左右,还要适当的安抚家属情绪,控制场面,将火化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下去,尽快送逝者上路。”虽然不被大多数人理解,小王依然热情不改,责任心未变。遇到高腐遗体时,车间里异味会久久不散,但为了让逝者走得更有尊严,让家属能够感到慰藉,王亮强忍着浓郁的异味,依然认真对待每位逝者,入炉前为逝者整理遗容、行鞠躬礼,让每一位逝者有尊严的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让每一位逝者的家属尽量没有遗憾的与亲人告别。
殡葬这个行业,有很多人避之不急,觉得不吉利、晦气,王亮当初从事这一行,周围的亲属很多不理解,排斥这个行业。所以,但凡亲朋好友的婚礼,春节走亲访友等喜事,为了避免尴尬,他也是极少参加。工作二十多年,王亮用自己专业的火化技术,热心周到的服务做到了工作无失误,服务零投诉,每年都获得家属多次表场及感谢。这既是对他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他未来工作的激励,王亮说:“要做好殡仪工作,就要始终坚持“服务为本 精益求精”的理念,随时随地为逝者及逝者家属考虑,尊敬死者、安慰生者,用实际行动,让我们的工作在世俗的眼光中换来一片赞扬”。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