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8.12号)俗称“鬼节”,在北京有讲究
每年的中元节都是
咱们祭祖、缅怀逝去亲人的日子
中元节也俗称“鬼节”、“七月半”
佛教中称其为“盂兰盆节”
叫法不一但表达的情绪却大体相同
不过中元节因地域和习惯差异
有的人家习惯在农历的七月十五日过
部人家分也有在七月十四日过
中元节这天
人们会带上祭品到坟上去
祭奠祖先
与清明节上坟相似
但又有些不同
中元节更注重于
祭祀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中
那永远不断的“孝道”
中元节这天很多地方
都有放河灯、祭祀亡魂、焚纸锭
祭祀土地等习俗
同样在北京
中元节也是一个热闹的民间节日
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习俗外
老北京的中元节
还有一些与众不同的过法
中元法会和盂兰盆会
因为中元节乃是道教节日。故每年中元节时,北京的道教宫观如地安门外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循例举办“祈福吉祥道场”。佛教徒在这天则要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到晚清时,北京尚有八百四十多座寺庙,凡略有条件的都举办规模不同的盂兰盆会和中元法会。例如:广济寺、法源寺、拈花寺、广化寺、嘉兴寺等均有较大的举动,以长椿寺为最。
民国以来,北海公园天王殿、中山公园音乐堂等处历年均办有“追悼阵亡将士法会”。凡属这种情况都用番(喇嘛)、道(士)、禅(和尚)三台经,供着一个“海陆空军阵亡将士”牌位,进行公祭。届晚,番、道、禅,身披法衣,敲打着法器,与应邀的各界人士、阵亡将士家属分别乘坐客船,环湖一周后将法船焚化。
放河灯和点荷花灯
其实中元节在佛道两教各有不同的讲究。
道教认为这天是天庭派神下界,巡视人间,考核善恶的日子,道观要迎接年度期中检查,斋醮荐福,表达着敬畏和感恩。
而佛教把这一天传为目连救母的日子,起“盂兰盆会”诵念经文,做水陆道场以超度亡魂野鬼。这其中放河灯、点莲花灯也有给亡魂野鬼“指路”的作用,长长的“水灯”顺水而下,河面上星光点点指引着前路。
夜放河灯和点莲花灯是老北京中元节的重要习俗,也是继正月十五元宵灯节后,老北京的又一个传统灯节。老北京的荷花灯都是用天然的荷叶,插上点好的蜡烛做成的荷花灯。
旧时孩童们还会用西瓜、南瓜和紫茄子等,将其中心掏空,当中插上点好的蜡烛做成西瓜等、南瓜灯、蒿子灯等,“结伴呼群,游乐于月下,更尽乃归。”
宝应寺义园“烧法船”
说到义园“烧法船”这项习俗,那咱们还得先说说什么是“义园”。
提起义园老北京人或许会想到宝应寺。宝应寺位于北京市宣武区莱登胡同29号,相传这宝应寺是一座唐刹,明万历年间重修,清康熙六十年再次大修,寺中还保留着万历三十二年的一口铜钟,寺旁有明司礼监王安墓。清末宝应寺改为山东登州、莱州、胶州义园。
什么叫“义园”呢?就相当于如今提供殡葬服务的殡仪馆。
清代,山东人在北京市设立了13所会馆,最早的便是建立于清乾隆年间的登莱胶馆和山东会馆,会馆的“义举”主要表现为对病故同乡的丧葬服务,设在宝应寺的“登莱胶义园”就是为旅京同乡提供养病、死亡停灵、埋葬、运输灵柩回籍等服务。
因为义园服务阴阳两界,所以每逢七月十五中元节“烧法船”也成了中元节中必有的一项习俗。
烧船的用意是超度流浪的野鬼,和放河灯用意大致相同。冥衣铺的工匠用高粱秸秆扎架子,糊彩纸或白纸彩画。
法船的船头是虎头,在蓝色水波上有莲花荷叶。船头甲板上站着开路鬼,举着钢叉,探着身子,像是瞄准目标,即将插去。身后站着一对无常鬼,白袍、白色高帽,拿着哭丧棒的是白无常,也叫活无常;黑袍黑色高帽,拿着勾魂牌,上写‘你可来了,正要拿你’的是黑无常,也叫死有份。
挨着无常鬼就是船舱,舱顶一卷一殿的宫殿形式,门窗可开合,能看到里边的陈设和人物。宫殿上方有桅杆挂一面旗正面‘盂兰盆会’,背面‘慈航普渡’。两侧甲板上有几名拿桨的水手,船尾一名扶舵的舵手。船身不高,一米上下。船上人物不成比例,开路鬼大过人,无常鬼略小,水手、舵手,只有五六十厘米高,船舱里的就更小了。
半夜,法船搬到孟家坑边,和尚们围着法船敲法器,诵佛经,然后点燃,人们守候到法船“樯橹灰飞烟灭”,才逐渐散去。恰如《都门离咏·中元》所云:“朵朵莲灯放满河,烧船拯溺诵弥陀。夜深妇女归家去,萤火飞飞鬼火多。”
中元节送羊
旧京及华北地区的农村,民间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给小外甥送活羊的习俗。
传说此风俗与沉香劈山救母的传说有关。沉香劈山救母后,要追杀虐待其母的舅舅二郎神,二郎神为重修兄妹之好和舅甥之谊,每年的七月十五都要给沉香送一对活羊,据说这是取二郎神和沉香之母“杨”姓的谐音,以重结两家之好。
从此民间便留下了舅舅送活羊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变为送一对面羊。
应景戏
旧时七月十五前后,京师各戏园子要唱“盂兰盆会”应景戏《目连救母》,此戏系明代戏曲作家郑之珍所编,一共一百出。清乾隆年间张昭参考郑之珍《目连救母》传奇,编撰宫廷大戏《劝善金科》,共二百四十出,每天演二十四出,十天演完。
回归中元节本质“祭祀”
虽说中元节习俗有不少,但是回归到节日的本质上来说,中元节“祭祀”、“托哀思”才是中元节最重要的存在意义。
我国自古以孝治国,而“孝道”历经千年未改,这其中与“传承”有着莫大关系。从家族的传承到国家的传承“中华文明”作为世界历史上唯一的、从未中断过的文明一直屹立在历史长河之中,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祭祀。
从古至今,无论是皇宫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对祭祀都是无比虔诚和重视的,尤其是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中国人而言,祭祀祖先的意义也是为了“追养继孝,民德厚望”。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淳朴的中国人认为,如果一个人能逢年过节虔诚地祭祀祖先,那么这个人的仁义道德是日趋淳厚的,正所谓“厚德才能载物”。
家庭有孝道才能和睦,“家和万事兴”这个理归根究底也在“孝顺”二字。正如孔圣人所言:“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所以中元节也成了每个家庭最重视的节日之一,而祭祀祖先也成为了各种习俗中的重中之重。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