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被人遗忘才是
在北京这片土地上,历经几朝古都,千年文化,聚集了太多历史上卓越的、伟大的人物,他们居住于此乃至终老。特别是近现代,许多改变人们思想、触动民族心灵,推动历史发展的人物,百年之后就长眠于这片土地。斯人已逝,但超越生死时空的是人的思想散发的光芒。怀念这些墓园里的芳魂,是对话,是追思,更是理解与继承他们身上的精神。
演示红楼梦里面林黛玉的饰演者陈晓旭
陈晓旭的墓地安置在天寿陵园内。墓碑是两块大石头,一块写着她的名字及生辰八字,还有一块是冯其庸先生专门为陈晓旭写的悼词。在墓碑的旁边还有一尊林黛玉形象的汉白玉雕像栩栩如生,永远得伴其左右,在墓前还有一个香炉,上面是林黛玉的经典剧照,周围是绿树清水,像极了在电视剧中的景象。每到清明节或陈晓旭的忌日时,她的墓前常会有人来祭拜。
原农业部部长刘培植
刘培植是陕西宜君人,1917年生,1932年参加革命,在对敌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党的地下工作以及党的经济工作中都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我党的优秀领导干部。在党的地下工作期间,亲自参加了九死一生的台儿庄大战。建国后主持国家农业经济工作,一九七八年在结束了二十年的不白之冤后,担任了中央农业副部长职务,八十年代中期退居二线,曾担任了两次全国政协委员。于2006年12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葬在北京延庆墓地的八达岭陵园。
散文家学者朱自清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葬在海淀区墓地的万安公墓。很多名篇被选为大中学校的语文教材,是因为他的散文不但美,而且更有情、更风趣,被公认为是白话美文的典范。
还有好多名人,分布在北京各个陵园中,他们的精神好多都值得我们学习。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