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救助是一种特殊的人文关怀
随着科学发展与保障、改善民生两大主题的凸显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逐步推进,人的生老病死日益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作为人生不可避免的生老病死“四部曲”,在我们的社会,总会一路唱响。而让人们活出尊严、活出幸福感,是这些年来举国着力破解的突出问题。
在一度出现的看病难、看病贵的紧张现象基本得到缓解之后,对生活困难家庭的逝者给予一定的殡葬补助,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殡葬改革,凸显人性化、人文化,特别是注重减负,让丧主感到有助力在身边,同时也让逝者安息,无疑是一种特殊的人文关怀。
据中国吉林网10月12日报道,日前召开的全省乡镇骨灰堂管理经验交流会透出新的消息,吉林省将继续实施殡葬救助政策,从重点救助对象起步,逐步扩展到向辖区所有居民提供基本殡葬服务。这是该省深化殡葬改革,关注民生的又一个重要举措。
近几年来,吉林省各地积极推进殡葬救助的实施,其制度建设取得了根本性突破。省城长春市和边疆县级市和龙市等地,在出台的文件中明确规定,对困难群众殡葬基本收费给予减免,进而保障了困难群众的殡葬基本需求。对这一制度,省里给予认可和支持。在年底前,全省殡葬救助政策,也将出台实施。
我们注意到,吉林省在力主实施殡葬救助制度的同时,还注重研究解决殡葬工作中出现的不合时宜的问题。据了解,重火化轻骨灰处理的现象依旧没有消除,《殡仪服务选项单》制度执行得还不彻底,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设备耗能污染较重,设备老化、超负荷运行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
对于公墓违规问题,也存在彻底清查不够,监管不到位的现象。一些公墓超标准建设墓穴,销售家族墓、活人墓等问题有待处理。一些有钱人,有势的人,将墓地搬到了农村,占用耕地的现象虽说是个别现象,但影响不好。至于给活着的人先行建造墓穴,可能是被许多人责怪的不良做法。
殡葬改革,本身涉及人们的利益,更涉及破除封建迷信,引导人们厚养薄葬,树立文明新风的大事。这在当下的社会应该成为丧葬文化发展的主流。特别是在实施殡葬救助的利好形势下,人们不该再热衷于搞那些根本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的安葬。
我们应该理解殡葬改革的初衷,自我消除多余之举,不再为大量花钱烧掉所谓的金元宝、置办所谓的豪华殉葬品而动脑筋,搞破费。更不能一边享受殡葬补助,一边又铺张浪费,以此打发逝者,却对活着的人,尤其是对老人、病人或孩子不屑一顾。
总而言之,吉林省即将全面实施殡葬救助,加强殡葬管理和服务机制的建设,很有时代文明的传播作用。通过殡葬救助,活着的人应该更加感知、珍惜党和政府的温暖,而让逝者带着来自殡葬改革的人文关怀到另一个世界报到,这才是人类文明的升华,社会的闪光之处。
-
上一篇
-
下一篇